温州十七中
温州十七中(2023-2025年)三年发展规划(简版)
指导思想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遵照《温州市鹿城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注重内涵发展、优化发展,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总体目标
填谷造峰,拉长“短板”,提高整体竞争力,消除制约发展的瓶颈;着力培植学校新的生长点、发展点、制高点。利用三年时间(2023学年-2025学年),以生本为核心、以文化为架构、以课改为载体,以服务为助推,以数字为串联,实施“管理增效计划、教学改进计划、德育行动计划、师资建设计划、后勤服务计划、数字特色计划、活力赋能计划”七大计划,共建新生态,共创新未来。
工作任务(摘要)
1、积极探索品牌学校建设。建设“文明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特色校园、数字校园”。
2、不断完善学校管理模式。尝试扁平式管理和层级式管理的融合;完善、规范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管理队伍业务学习;鼓励管理创新。
3、着力激发学校内部活力。完善教师评价及考绩机制;平衡教职工工作量核定;调整后勤人员岗位职责。
4、大力推行技术赋能办公。采用智慧办公,运用和开发钉钉办公管理;实现校园硬件更新、升级,助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
5、继续深挖学校文化内涵。建立顶层设计架构,形成具有十七中特色的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
6、提升教职员工幸福指数。积极创设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服务和娱乐活动。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形成“精研”系列的教学评一体化机制,形成学校主题和教研组子主题网状主题式教研,完善“课堂设计——作业设计——命题设计”的教研体系,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研系统。
2、深化教师培养体系构建。建立激励中青年教师成长的奖励制度;推动“青蓝工程”建设,形成有效指导机制;促使教师思考与研究,增加教师研究的思考点,把握教学变革新方向,提倡进行教学改革的微尝试。
3、深化学习新常规工作布局。开展学规系列评比,积极推进学科素养周活动;深入校本作业的实践与研究,做好寒暑假学生个性化作业的编制,建立学生学习监管机制;尝试开展“作业文化节”活动。
4、深化分层教育系统优化。探索七年级分班新模式,八、九年级学科分层教学制度,探索九年级优生劣科结对制度,临界生与后20%学生一生一案学习制度,优化学生培养提升模式。
5、深化质量分析策略研究。加强与德育联动调研,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质量分析会,为学校和教师提升精准教学助力;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增强教职工的质量责任意识。
6、深化招生工作布局策划。加强正面宣传,继续做好初小衔接工作,优化学校开放日工作,减少辖区优质生源流失。
1、加强德育体系顶层设计。探索德育新途径;完善德育考评制;推进全员德育工作;完善德育课程构建;成立德育课题小组;完善五沁少年评价;建设德育活动课程“四化”。
2、强化德育课程育人功效。借助特色德育课程,将五育活动贯穿于学生的成长轨迹中;搭建风采展示平台,激励学生人人登上领奖台。
3、优化学生自主管理机制。优化细化值周制度、垃圾分类、光盘评价机制,创建校园广播台,加强校园电视台和广播站的宣传作用,引导学生成为校园生活的主导者、执行者和管理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注重团委少先队基地建设。完善学生组织活动;充实学生志愿队伍;扩展校外德育课程。
5、重视德育特色品牌建设。推广体育项目;加强劳动课程;深化文化课程。
6、健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修订《温州十七中学生手册》,完善学生奖惩激励机制;建构学生德育画像,呈现德育过程性评价内涵;完善校园网、钉钉德育板块信息化管理,描绘五沁少年的追光之旅。
7、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团队培养模式;重视开展家访活动;加强班主任专业化;提升班主任基本功。培养有影响力、起示范作用的领军班主任。
8、健全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常态化管理,完善落实沁安生命健康课程,落实安全教育;完善安全宣传工作。
9、发挥家校社区联动作用。发挥家长作用,完善家长微课程,开展家长论坛;建立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和德育资源库,发挥社区及校外单位的联动育人作用。
1、完善校本教研培训体系。形成“精研”系列主题教研;营造多思、多做、多研氛围;打造优势学科;完善校本教研;树立市区品牌性,形成研究共同体。
2、激发教师以赛促研动力。鼓励教师树目标、多磨练;引导教师吸收先进理念,运用教学实践;以三年为周期,观察新教师成长,分析得失,积累经验。
3、聘请名师名家培训指导。开展教育教学业务专题性培训;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提高师徒结对的有效性;培养新教师、激发老教师,形成合力推动学科建设。
4、优化教师发展评价机制。完善《温州十七中教师教科研及教学质量奖励办法》;推进学科骨干工程;提升品牌学科影响;完善骨干奖励制度;促进优质师资打造。
1. 创建5A平安校园。综合保障生命安全;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增设红外报警器械;严把设施设备质量。
2. 打造沁美服务品牌。激活制度精细服务;数字赋能提高实效;精准评价深化评价。
3. 完善财务资产管理。加强内控管理;推进对外合作;改善办公条件;开展清盘处置;理清冗余数据。
4. 创新食堂服务品质。明确岗位责任;规范细节管理;打造现代食堂;实现“食堂智治”。
5.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绿化美化净化管理;焕新工程提升校园;打造学校特色空间;改造文化活动场所。
6. 打造未来智慧校园。构建多维开放场景;满足多样学习需求;形成学校六大中心。
7. 强化合作机构管理。完善合作机构管理机制;规范学校对外合作流程;加强多方联动扩大影响。
1.持续投入智慧沁园建设。整合多方平台服务教育教学;建设AI体育服务管理体质健康;更新信息硬件加强WIFI覆盖;改造阶梯教室完成LED焕新;初步建设智慧沁园整体物联。
2. 完善教学信息服务体系。搭建家校交流平台;开启建设全息档案,完善德育素养平台;推进校园智慧化;打造智慧书香沁园;完善信息化评价体系;开设信息学(AI)社团;总结智慧沁园信息化服务经验。
3. 推进学科诊断平台建设。开发学生学业诊断分析软件;引入点阵笔提升教学管理;开发数字驾驶舱助力教育决策。
4. 提升教职工信息化素养。加强信息化与学校工作融合;常态应用智慧教育平台;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
1.深化体育特色项目建设。体育课程化建设推广;打造优质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培育学生特色项目特长;探索体教融合有效途径。
2.加强党建特色品牌建设。开创“慧学、慧教、慧行”党建品牌;完善组织机构细化党小组建设;提升党员主动协作精神;加强党员集体团队观念;挖掘教师党员特色服务社区;培养党员群众新生力量;建设优秀党建数字画像。
3.加强暖沁工会品牌建设。提升“三心”服务意识;打造暖沁之家品牌;温馨办公室全覆盖建设;按需组建教职工俱乐部;丰富教工业余生活;关心关怀青年教师;提升暖沁公寓品质。
4. 扩大学校对外宣传影响。梳理办学理念;丰富校训内涵;精准素材宣传;加强文化渗透;推广品牌形象;增加社会影响;提高主号活跃度;建设内容生态圈;提升沁融自媒体,实现宣传大格局。
出品丨沁融自媒体中心
一审|余蓓蕾
二审丨朱赛娜
三审丨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