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思维 玩转逻辑 开发智慧
记温州十七中编程达人吴利文老师
本月,吴利文老师收到了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证书。自2020年11月开始申请,经过递交材料申请专利,经过初审、复审授权,再到最终颁发,历时三年。这份专利的授权,不仅为三年的等待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更是对吴老师开发的“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的认可。
开启思维 研发平台
追溯这个系统开发的最初灵感,要从2010年浙大开始提出“智慧校园”这一概念后,从高校开始逐步辐射到中小学的一场有关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开始。相对于传统学校管理模式的不同,“智慧校园”是通过利用数字信息新技术来改变校园资源交互的方式,实现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应用系统的整合,从而实现智能管理的校园模式。
在当时,大多数学校对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的结果呈现还是以纸质的简单分值评价为依据,时任教学副校长陈聪联合擅长代码编程的吴利文老师,以响应时代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一同研发“中小学教师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系统”(最初由林其浓老师研发,后吴老师接手)、“中小学学生学科学业诊断分析评估软件”和“中小学教师学科教学诊断性评估在线平台”,旨在通过数据记录系统实时收集教学数据,通过标准化、自动化的评估分析,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教师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教学方案,为教师和管理者提供及时反馈,帮助他们了解教学效果,制定更为合理的决策。
深究算法 优化系统
这三个不同功能的模块在2019年完成后经过调试,于2020年整合成一个系统投入使用,同年11月提交专利申请。在开发过程初期,吴老师需要深入研究各种算法、数据结构和网络技术;在系统测试和调试时期,为确保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系统,他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技术方法。可以说,从构思、到开发、到应用的整个过程里,吴利文老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牺牲了很多休息和娱乐的时间;一机一人,或查阅资料、或代码调试,经常一坐就是一天。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吴老师开发的系统简单、实用;因为是原创,也方便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随时调整。不知不觉中,他在逐步踏入智慧校园建设大潮的学校之间声名鹊起,甚至得了“编程达人”的坊间雅号。可当他人问及系统开发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吴老师却只是一笑而过,打趣道:“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困难;真要说的话,就是代码比较多,手敲键盘太累了”。
开发智慧 助力校园
三年过去,现在“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仅是我校整个智慧校园系统里众多模块中的一个,主要负责诊断学生学习、老师教学、学科教研三个内容。如今的智慧校园系统日趋完善,不仅用于教学,还涵盖学校的其他管理;教学内容也更新迭代,根据不同需求增加很多功能设计。
披星戴月走过的路,最终将会繁花满地;有时候一个人,也可以是千军万马。在智慧校园建设如火如荼的今日,其他学校都是依托外包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开发团队;而在温州十七中,吴老师一人足矣。依托他开发的系统,学校近几年顺利通过“首批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校”、“温州市首批智慧校园”、“温州市精准教学首批实验项目学校”、“温州市未来学校(数字赋能)示范学校”等验收;2021年,“立足学校实际构建精准教学管理评价系统”参加温州市首届“天翼杯”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创新应用大赛,获得一等奖;2023年学校被评为温州市技术赋能智慧教育试点校。
引导探索 玩转编程
作为达人,吴老师的编程才能不仅仅是用来敲代码,带编程社团是他常规教学外的另一项工作,通过社团培养学生编程兴趣,并挖掘编程特长的学生参加信息学奥赛。
“编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当谈及熟悉的专业领域、平时不苟言辞的吴老师也打开了话匣子,“编程中的逻辑思维和数学中的代数、几何等学科都需要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所谓一通百通,数学思维敏捷的学生在处理编程时能够更快地发现各个对象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找到解题关键;我不过是告诉他们如何去应用这种思维。”吴老师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们探索信息学的奥秘,为学生们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帮助他们在这场智力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希望以此为他们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为在信息学和教育技术的工作成绩突出,2017年他被评为年度区教育技术先进工作者。
以克为剑,不畏挑战;持之以恒,必有回响。吴利文老师以他的智慧和热情引领着学生走向信息学奥赛的高峰,以知识和执着为学校提供个性化数学服务和资源管理。这依靠的不仅仅是他的专业素养,更彰显他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身为普通的敦师,我们或许每天都在重复平凡的工作;但当我们立足岗位、深扎土壤、执着生长终有一日也会向上开花、郁传香。
出品丨沁融自媒体中心
一审|余蓓蕾
二审丨周明明
三审丨王晓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