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JIAOXUEKEYAN

聚焦大单元 共研新教学 温州十七中科学组开展大单元教学

发表时间: 2024- 01- 04 来源: 温州市第十七中学 流览量:


聚焦大单元 共研新教学 


核心素养指学生接受了相应学段教育之后逐步形成的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2022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化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键,促进知识结构化。”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倡导大单元教学,并将此作为促进知识结构化和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教学方式,以期实现学生能够将知识与生活融合,并具备创新能力和批判性精神。为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从设计一个知识点或课时转变为设计一个大单元。


微信图片_20240104103100.jpg


10月26日,余家辉老师在大单元的视角下,在七年级开展科学第四章《物质的比热》教学活动,旨在突出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余老师在整节课中教学目标明确,通过简单的空调房升温和降温的例子让学生迅速了解了热传递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对这一概念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总结。随后,余老师设置了多个启发性的问题,实现了热传递到比热的过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围绕物质的比热展开,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了他们对比热概念的理解。


微信图片_20240104103111.jpg    微信图片_20240104103114.jpg

微信图片_20240104103119.jpg    微信图片_20240104103116.jpg


本节课采用讲解、实验、观察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的比热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也有了进一步的培养。


微信图片_20240104103124.jpg


课后全体科学组老师在书吧进行评课,老师们从任务驱动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思维性、目标达成度等各个角度进行了点评,对余老师的信息化技术进入课堂进行了肯定,同时对新教师如何根据新课标要求,如何深入解读教材信息,如何设置有效的情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陈婷婷老师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实验、观察和讨论等。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叶朝舟老师

余老师借助数字传感技术改进教材实验,实验创新意味足,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温度变化证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年轻教师对待课堂有着探索、创新的态度。


夏旭初老师


从余老师的课堂可以看出他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实验准备充分,实验视角创新,体现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以及数字传感技术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帮助。


本次大单元的教学研讨活动,让科学老师更深入了解了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策略,构建起教学新格局,为后续大单元教学理念融入常态教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出品丨沁融自媒体中心

撰稿 | 陈婷婷

一审|余蓓蕾

二审丨周明明

三审丨王晓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